文/衣瑪
這個過年,兩個畫面讓我記憶猶新。
場景一,小年夜那天,臨時想到有張百貨超市折價券到期,剛好需要補年夜飯的醬料,
趕緊往百貨公司去,上樓蓋停車券,恰巧經過玩具專櫃,只見一位媽媽拿著購物小提籃,
向前遞給小男孩說:「好!你選10台車」,我被這句話震住了,
心裡的OS.是「10台車耶,這位媽媽,你胃口真大啊。」
這個玩具小車專櫃,是兒子的最愛,儘管每次我看到張貼著「購買×台,特價×元」,
我還是不為所動,堅持一次只能買一台,而且也不見得每次都買,有時只是跟兒子
來看看補了什麼新貨,有沒有新的小車推出。
那位媽媽10台車1千元有找,的確不是什大數目,而我在旁觀察,
小男孩似乎也沒有這大胃口,他依著展示台,慢慢欣賞著,只見旁邊的媽媽與爸爸,
用著成人的意識幫孩子決定著:「Ford、Hummer……」,一邊念著一邊把小車
放進提籃裡,我沒有時間多做停留,心裡想著,這年代該教育的似乎是過於忙碌的大人。
場景二,去好友家拜年,客廳正中央擺著一組小女生愛玩的扮家家酒,5個小孩繞著這組玩具
玩得不亦樂乎,玩著玩著,好友突然蹦出一句話:「這組家家酒5千多元,婆婆買的。」
在場3位媽媽全部「啊!」了一聲,表情一致是下巴快掉下來。
好友先說:「玩具超過1千元,我就要考慮了,大方的婆婆這樣買玩具,晚輩我想說什麼
又不好說什麼……」另一位好友也說:「5千元的玩具,太離譜了啦。」
我想起同樣也有長輩恩寵困擾的另一位媽媽,每週末回婆家,就是公婆疼孫日,
一盒一盒的玩具買,數次暗示婆婆,玩具夠多了,不需要了,雖是略有改善,
但程度不大。
我們的小孩,真的好幸福,出生在一個不虞匱乏的年代,而這年代,也許大人們少買一點、
少給一點,才能體會擁有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