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N6078    

在幼稚園(我還是習慣說幼稚園)時每天快樂無壓力的翔哥自從上了小學之後,不知該說被制約(看到考試=只能100分)還是被荼毒(考不到100=你是笨蛋)。

不管如何表明,我們家是不需要非得考100分不可的,但他目前所有跟希望、夢想、願望扯得上的,他通通是:「希望可以考100分」,「希望成績更進步」。希望成績進步這當然很好,但真的有需要次次考100嗎??也許是他拿100分的機率很低很低,他總覺得自己考很爛,就連92分也說「我這次考很爛」

這次的月考,隔壁同學考了98分,才掉了2分,卻也唉聲嘆氣說:「考真爛」。分數不是絕對的,但很顯然大家現在讀書只為考100分。這課堂上到底懂了多少??好像就不那麼重要了!!!

這2天剛好看到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的舊文章,列印下來貼在翔哥的書桌旁,希望他能盡早瞭解這當中的道理~~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念書絕不是為了考試    李偉文

 

念書絕不是為了考試,而是為了增加自身能力的眾多方法之一,也可以說,念書是一種工具。

 

工具的創造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的不便而產生的。在生活中會想得到許多東西,甚至只要活著,就必須依靠別人提供許多東西。所謂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,若是沒有這些人,我們根本就沒辦法自在舒適地過生活。 

 

因此,我們必須拿東西與別人「交換」,才能獲得食衣住行育樂種種的生活必需品。這種「交換」的過程,是用雙方都認為適當的份量,來交換對方擁有的物品中自己想要的,通常習慣用「錢」來當作衡量的標準。當然並非只能用錢交換,以物易物,或用抽象的價值來交換物品都是可能的。 

 

一般而言,我們到公司上班,就是拿自己所擁有的(即公司想要的勞動力和時間),去交換公司擁有的(自己想要的「金錢」和「安定」);我們所付出的成本與獲得的金錢,要依公司與我們雙方都認為適量的分量。 

 

念書可說是為了擁有更多能力並且可與別人做更好交換的工具。比如與高中畢業就進入社會的人相比,大學畢業的人工作的範圍應該大得多。 

 

換句話說,學習的目的在於增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被別人需要,也就是用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,幫助別人,與別人交換自己所需要或想到的東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考試時,翔哥會展現他可愛的一面,比如他會預測這次的分數,考得好不好或對於不會的題目他會做記號。而有自信的,他甚至會寫上「送分」二字!!!
我完全不希望他的眼界只停留在分數上,但每次不經意發現他又在考卷上用記號跟自己對話,就覺得很好笑。

 

DSCN6095.JPG

 ▲這是預測自己會考96,因為只有2題不會做。

 

DSCN6096.JPG

 ▲打一個*的是,不太確定對還是錯

 

DSCN6097.JPG

 ▲打上3個*的,是確定不會的

 

DSCN6094.JPG 

▲這他的解釋是:"希望"會有90分,"千萬"不要只有80分 

 

DSCN6098.JPG

 ▲這個就是完全沒有自信的一張試卷,感覺自己會錯很多

 

DSCN6099.JPG

 ▲非常有自信的,會標上「送分」

 

DSCN6101.JPG

 ▲這張考了81分,自己在分數旁寫上「可惡」,白目媽媽再送他「確實」二字。雖不需要100分,但81分確實還有進步的空間~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兵の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